“三伏不补阳,一年都白忙”,常吃这5种补阳菜,为入伏打好基础
“三伏不补阳,一年都白忙”,这句老话道出了三伏天补阳的重要性。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期,此时人体阳气浮于体表,内里相对空虚,再加上人们贪凉饮冷、久居空调房,很容易损耗阳气。若此时能抓住机会补阳,既能顺应时节滋养身体,又能为秋冬储备能量,减少寒病侵袭。以下 5 种 “补阳菜”,建议入伏前常吃,帮你打好身体基础。
1. 生姜:散寒温阳,唤醒脾胃功效:生姜性温味辛,被誉为 “补阳小能手”,能驱散体内寒气,温通脾胃阳气,改善因贪凉导致的脾胃虚寒、手脚冰凉。其含有的姜辣素可促进血液循环,激发身体阳气,尤其适合夏季因空调房待久了、吃了过多冷饮而阳气受损的人群。
菜谱 1:生姜红枣茶生姜 3-5 片(去皮)、红枣 5 颗(去核切片),加 500 毫升清水煮沸,转小火煮 10 分钟,加少许红糖调味。晨起空腹温饮,能驱散体内寒气,唤醒脾胃阳气,缓解晨起乏力。
展开剩余83% 菜谱 2:生姜炒鸡鸡肉切块焯水,热油爆香姜片、葱段,放入鸡肉翻炒至变色,加生抽、少许料酒调味,焖煮 20 分钟至熟。生姜的辛香与鸡肉的温补结合,能补阳散寒,适合晚餐食用,增强身体抗寒能力。
2. 韭菜:温肾补阳,助阳固精功效:韭菜性温味辛,有 “起阳草” 之称,能温补肝肾阳气,改善因阳气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、畏寒怕冷。其含有的膳食纤维还能促进肠道蠕动,适合夏季因消化功能减弱而出现的腹胀、便秘,在补阳的同时兼顾调理肠胃。
菜谱 1:韭菜炒鸡蛋韭菜洗净切段,鸡蛋打散加少许盐搅匀;热油先炒鸡蛋至凝固盛出,再放少许油炒香韭菜,加入鸡蛋块翻炒,加盐调味即可。简单快手,韭菜的辛香与鸡蛋的温润结合,补阳又营养,适合早餐或晚餐。
菜谱 2:韭菜盒子面粉加温水揉成光滑面团醒发 30 分钟;韭菜切碎,加鸡蛋碎、虾皮、盐、香油拌匀做馅;面团擀成薄皮,包入馅料捏成半月形,煎至两面金黄。外酥里嫩,韭菜的阳气与面粉的碳水结合,能快速补充能量,提升身体阳气。
3. 羊肉:温补气血,大补阳气功效:羊肉性温味甘,是夏季 “伏羊” 补阳的经典食材,能温中补虚、补肝益肾,为身体提供充足阳气,改善阳虚体质的畏寒怕冷、气短乏力。夏季吃羊肉看似 “上火”,实则能借助三伏天的旺盛阳气,将寒气通过汗液排出,达到 “冬病夏治” 的效果。
菜谱 1:羊肉萝卜汤羊肉切块焯水,与白萝卜块、姜片一同放入砂锅,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,转小火炖 1.5 小时,加盐、胡椒粉调味。萝卜的清爽中和羊肉的温热,补阳不燥热,适合晚餐暖身,改善手脚冰凉。
菜谱 2:孜然羊肉羊肉切薄片,用生抽、料酒、淀粉腌制 10 分钟;热油炒香蒜末、孜然粒,放入羊肉翻炒至变色,加少许盐、辣椒粉调味。孜然的香气能激发食欲,羊肉的温补能快速提升阳气,适合作为下饭菜。
4. 生蚝:滋阴补阳,强肾益精功效:生蚝性微寒但味咸,归肝、肾经,能滋阴潜阳、益气补血,尤其能补充肾阳,改善因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、畏寒肢冷。其富含锌元素,能促进雄性激素分泌,增强体质,适合夏季阳气损耗后调理身体,兼顾滋阴与补阳,避免补阳过度上火。
菜谱 1:蒜蓉粉丝蒸生蚝生蚝洗净撬开,粉丝泡软铺在生蚝壳底部,放上生蚝肉;热油炒香蒜末,加生抽、少许糖调成酱汁,淋在生蚝上;蒸锅上汽后蒸 5-6 分钟,撒葱花,淋一勺热油即可。鲜香入味,生蚝的营养与蒜蓉的辛香结合,补阳又美味,适合晚餐食用。
菜谱 2:生蚝煎蛋生蚝洗净焯水 1 分钟,捞出沥干切碎;鸡蛋打散,加入生蚝碎、少许盐、葱花搅匀;热油倒入蛋液,煎至两面金黄。口感鲜嫩,生蚝的鲜味与鸡蛋的醇香融合,补阳又易消化,适合早餐或晚餐少量食用。
5. 蒜苔:温中行气,助阳散寒功效:蒜苔性温味辛,能温通脾胃阳气,促进消化,改善因脾胃虚寒导致的食欲不振、腹胀腹泻。其含有的大蒜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,能增强免疫力,在补阳的同时帮助身体抵御夏季细菌滋生,且气味辛香能激发阳气升发,适合三伏天调理肠胃、补充阳气。
菜谱 1:蒜苔炒肉猪肉切丝用生抽、淀粉腌制,蒜苔切段;热油炒香肉丝盛出,再炒蒜苔至半熟,加少许盐,放入肉丝翻炒均匀。荤素搭配,蒜苔的辛香能开胃,猪肉的营养能补能,补阳又饱腹,适合午餐食用。
菜谱 2:蒜苔炒鸡蛋蒜苔切段焯水 1 分钟,鸡蛋打散炒成块盛出;热油炒香蒜苔,加少许盐,放入鸡蛋块翻炒即可。简单易做,蒜苔的温阳与鸡蛋的温润结合,适合早餐或晚餐,补阳又清淡。
三伏补阳并非盲目 “上火”,需根据自身体质调整:热性体质人群可适量少吃羊肉,多吃生姜、蒜苔等温和补阳食材;阳虚体质则可适当增加羊肉、韭菜、生蚝的摄入。同时,补阳期间应减少生冷食物、避免长时间吹空调,才能让阳气真正被身体吸收利用。入伏前坚持吃这 5 种补阳菜,为即将到来的三伏天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,全年少生病!
发布于:广东省启盈优配-杠杆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机构-散户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